18980765299
??掃碼關注
公眾號???
028-86957846
028-86957847
陳穎
在歷史的浩渺長河中,104 年不過是短暫的一瞬,然而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,這 104 年卻鑄就了一部氣壯山河、波瀾壯闊的偉大史詩,它承載著民族的希望,改寫了國家的命運,照亮了億萬人民前行的道路。
回溯到 104 年前,在風雨如晦的舊中國,山河破碎,百姓蒙難。列強的侵略、封建統治的腐朽,讓這片古老的土地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與苦難之中。就在這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,1921 年,中國共產黨誕生了。那是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小紅船上,十幾位懷揣著救國理想的先驅,懷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,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,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。這星星之火,帶著開天辟地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,在華夏大地迅速蔓延,從此拉開了改寫中國歷史的大幕。
黨成立后,便毅然投身到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。為了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 “三座大山”,無數共產黨員拋頭顱、灑熱血,前赴后繼。南昌起義的槍聲,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,人民軍隊在戰火中誕生;秋收起義、廣州起義等一系列武裝斗爭,如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革命的夜空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,開辟了 “農村包圍城市、武裝奪取政權” 的正確道路,讓革命有了堅實的依托。在那漫長而艱難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,黨帶領紅軍戰士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戰斗,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 “圍剿”。盡管面對重重困難,甚至被迫進行戰略轉移,但黨始終沒有放棄,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領導能力,帶領紅軍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。長征途中,紅軍戰士跨越千山萬水,克服艱難險阻,飛奪瀘定橋、強渡大渡河、爬雪山、過草地…… 每一個場景都驚心動魄,每一次勝利都來之不易。長征的勝利,保存了黨的有生力量,傳播了革命的火種,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,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,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,倡導、推動并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,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。黨領導的八路軍、新四軍深入敵后,開展游擊戰爭,建立抗日根據地,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。在艱苦的抗戰歲月里,共產黨員們不怕犧牲,英勇奮戰,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。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,戰斗到彈盡糧絕,毅然跳下懸崖;東北抗日聯軍的楊靖宇將軍,在冰天雪地、彈盡糧絕的情況下,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,直至壯烈犧牲…… 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抗擊侵略、保衛祖國的壯麗凱歌,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獨立。
經過艱苦卓絕的 14 年抗戰,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。然而,國民黨反動派卻不顧人民的意愿,悍然發動內戰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軍奮起反擊,經過三年多的解放戰爭,先后取得了遼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,最終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,建立了新中國。1949 年 10 月 1 日,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: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!” 那一刻,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,全國人民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。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,中華民族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。
新中國成立后,黨領導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,恢復國民經濟,并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。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 “一化三改”,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、手工業、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穩步推進,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。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,黨帶領人民艱苦奮斗,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。“一五” 期間,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,如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、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、沈陽機床廠等,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。“兩彈一星” 的成功發射,更是讓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站穩了腳跟,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和民族自豪感。在這一過程中,涌現出了一大批如鐵人王進喜、黨的好干部焦裕祿、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等先進模范人物,他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,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,成為了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。
然而,前進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。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,黨也曾經歷過挫折和困難。但黨始終保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,勇于自我糾錯,不斷總結經驗教訓。1978 年,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猶如一聲春雷,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。黨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、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,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。從此,中國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,經濟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。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,到城市經濟體制改革;從設立經濟特區,到開放沿海城市、沿海經濟開放區,再到內地的全方位開放,中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,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,綜合國力不斷增強,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。一座座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,一條條高速公路、鐵路縱橫交錯,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…… 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,創造了舉世矚目的 “中國奇跡”。
進入新時代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,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高瞻遠矚,總攬全局,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,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。在經濟領域,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貫徹新發展理念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,經濟結構不斷優化,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,數字經濟、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。在脫貧攻堅戰場上,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 8 年持續奮斗,如期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,近 1 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,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,書寫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壯麗篇章。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,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 “五位一體” 總體布局,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,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。在科技領域,我國在載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深海探測、5G 通信、量子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科技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。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,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,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,軍事斗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,捍衛國家主權、安全、發展利益的能力顯著增強。在國際舞臺上,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,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,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。“一帶一路” 倡議的提出和實施,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、實現共同繁榮注入了強大動力,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。
104 年來,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,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偉大勝利,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,書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史詩。在這部史詩中,有戰火紛飛中的浴血奮戰,有建設年代里的激情燃燒,有改革浪潮中的勇往直前,更有新時代征程上的闊步前行。每一段歷史,每一個成就,都凝聚著無數共產黨員的心血和汗水,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精神。
如今,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我們回望這 104 年的風雨歷程,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和敬意。黨的百年輝煌,是一部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奮斗史,是一部中國人民從貧弱走向富強的發展史,更是一部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、為民族謀復興的擔當史。在未來的征程中,我們堅信,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,全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團結一心,砥礪前行,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,續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!讓我們共同銘記黨的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,汲取奮進力量,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!因為,這氣壯山河的史詩,必將在新時代續寫更加壯麗的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