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80765299
??掃碼關注
公眾號???
028-86957846
028-86957847
譚莉
清晨的街角,總坐著那個熟悉的乞丐。年輕人的腳步與硬幣碰撞瓷碗的脆響,曾是早高峰里最規(guī)律的和弦。從十塊到五塊,再到一塊,紙幣變薄的弧度里,藏著一個家庭的成長軌跡 —— 從獨身到成家,再到添丁。
可硬幣的重量,終究敵不過人心的杠桿。當乞丐怒目圓睜地質問 “你怎能用我的錢養(yǎng)家人” 時,陽光突然變得很刺眼。原來那些日復一日的饋贈,早已在對方心里生了根,長成了 “理所當然” 的參天大樹,連土壤的養(yǎng)分都被視作私有財產。
老話說 “斗米養(yǎng)恩,擔米養(yǎng)仇”,這不是涼薄,而是人性的尋常褶皺。初時的感激像初春的嫩芽,帶著怯生生的暖意;可若澆灌無度,便會滋生成藤蔓,纏繞著索取攀援而上。就像溫水煮茶,初嘗清甜,久泡則澀,那些過剩的善意,終會在時光里釀成苦酒。
我們總以為真心能換真心,卻忘了人心是塊需要留白的畫布。一味填滿付出的色彩,反而會讓對方失去感知溫度的能力。就像那個年輕人衣袋里的硬幣,從善意的符號,變成了被計算的數(shù)字,最后竟成了刺傷自己的利器。
街角的風還在吹,只是年輕人的腳步改了方向。有些轉身不是冷漠,而是為了守護心底的柔軟 —— 善良需要鋒芒,就像玫瑰需要尖刺。不是所有的包容都該無底線延伸,就像河流需要堤岸,才能滋養(yǎng)土地而非泛濫成災。
“人不能慣,情不能盼”,老話里藏著最樸素的生存哲學。對人好是本能,懂得適時收回則是智慧。就像握沙,太緊會流失,太松會散落,唯有掌心留一道縫隙,才能接住陽光漏下的光斑。
那些恰到好處的距離,那些帶著分寸的溫暖,或許才是人間最長久的情意。